加雅文化遺產國家研究協(xié)會(英文縮寫:GNRICH)前不久對韓國昌寧古墓進行了研究,在研究過程中,,工作人員使用了3D掃描技術和Rapidform軟件,。
再現塵封的歷史 為了盡可能詳細地搜集古墓數據,同時又不破壞墓穴內的遺物,,研究人員決定采用數字化的記錄方法對古墓內的四具人體骨骼進行高精度3D測量,。
其中一個難點是,全部數據都要整合為一個主文件進行分析,,也就是說要同時處理海量數據,。另外,還要在數據的基礎上制作出古墓遺體的實物模型,。所以工作人員需要一種可以優(yōu)化分割數據的工具,以便最終制作成樹脂模型,。
3D技術的優(yōu)勢 加雅文化遺產國家研究協(xié)會的研究小組首先使用RIEGL LMS-Z390i遠程戶外掃描儀對古墓的整體輪廓進行掃描,,然后用柯尼卡美能達VIVID 910掃描儀對古墓內的人類遺骸骨骼進行細致捕捉,。3D掃描儀記錄下了全部空間信息和細節(jié)數據,全部數據量高達3.7 GB,。
對于如此海量的數據,,研究人員發(fā)現只有Rapidform XOV軟件才能夠處理。同時,,XOV軟件還提供了調整,、合并等簡單、專業(yè)的工具,,在不影響掃描質量和分辨率的情況下,,極大地縮小了數據容量。工作人員甚至可以把全部數據放到同一個3D坐標系中進行編輯,,從而創(chuàng)建出完整,、精確的骨骼模型。
簡單易學 通過Rapidform XOV軟件處理過的3D掃描數據,,研究人員可以得出寶貴的學術結論,。數據處理完畢后,研究人員使用Rapidform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分析,,測量尸骸的體積,、長度、解剖結構等,。通過這些分析以及碳年代測定和線粒體DNA測序等技術,,研究人員可以估算出古墓中埋葬者的身高、體重,、年齡,、代系、甚至飲食習慣等數據,。此外,,研究人員還可以進行法醫(yī)學鑒定,分析出埋葬者是死于中毒,、窒息還是其他原因,。最重要的一點,研究人員找到了古代陪葬習俗的證據,,也就是說,,在古代,主人去世后,,仆人要隨主人一起入土,。
深入研究 研究小組使用Rapidform XOV和XOR兩款軟件把3D掃描數據制作成實物立體模型。模型由108塊不同的樹脂組成,,與遺骸骨骼的物理性質完全吻合,,便于以后開展進一步研究,。在2009年,研究小組計劃對古墓埋葬者的死亡原因,、疾病,、運動能力等問題進行深入研究。他們還計劃采用創(chuàng)新技術制作出死者的全身模型,,并在樹脂骨骼上添加人造肌肉和皮膚,。工作人員一致表示,3D技術和Rapidform軟件對他們的項目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關產品
Rapidform系列產品 |